汝慕文学 > 历史古言 > 晚唐浮生 > 第十七章 道路

第十七章 道路(1/6)


  “从凤翔府至兴元府,有数条道路。一曰褒斜道,亦称斜谷道,秦昭王时范睢所修栈道,汉高祖将之烧绝,汉武帝时重修,光武伐蜀,便从此道入。后汉末,张鲁据汉中,又将此道毁掉,不久修复,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便走此道。国朝敬宗宝历二年重修此道,大中四年封敖复修,置馆驿。”
  “一曰散关道,自大散关出,经兴、凤二州至兴元府,乃秦汉故道也。汉高祖烧毁褒斜道后,便自此道入关中。国朝文宗开成四年重修,置馆驿。”
  “一曰骆谷道……”
  “一曰北魏回车道……”
  “一曰子午谷道……”
  漆方亭大营内,赵光逢正在给邵树德讲解入汉中的各条道路。
  不得不说,萧氏提供的图籍档案真是帮了大忙,细节满满。比如哪一年、谁主持修建的、用了多长时间、置了多少馆驿、哪些路段路基不稳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  这就是靠着首都的好处了。北都晋阳内可能也有部分,但绝对不会很全。至于东都洛阳,早毁于兵火了,啥都不剩。
  “国朝以哪条道为主?”邵树德问道。
  “散关道。”
  “某也觉得是这条道,路虽远,但好走。天子幸蜀,走的便是这条道吧?”
  “是。”
  其实,光启年间天子二度跑路,本来也是要走这条路的。不过还没来得及闪人,就被迎回长安了。这条道,要经过兴、凤二州,全长九百里,路况最好。
  对了,杨复恭已经跑到了洋州。因为朝廷宣布其为逆党,兴、凤二州有所摇摆,其中兴州又反正归朝,但凤州刺史被杨守忠率兵袭杀,目前仍被其掌控于手中。
  邵树德当然也收到了这些情报,但说实话,不是很在意。兴、凤二州人烟稀少,山势崎岖,就经济方面来说,价值不大。被人所重者,还是是其地理位置。